当前位置:首页 > 休闲 > 让横店变“竖店”的微短剧正在向流量要质量

让横店变“竖店”的微短剧正在向流量要质量

2024-06-30 00:27:01 [百科] 来源:南京高端茶

  从原先的野蛮生长到朝着专业化、精品化的让横路径发展

  让横店变“竖店”的微短剧正在向流量要质量

  从今年春节期间,《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》《大过年的店变的微短剧》等微短剧爆火,到全国两会,正向质量多位代表委员热议微短剧的流量发展,可以说,竖店以“短、让横平、店变的微短剧快、正向质量爽”为特点的流量微短剧,已成为影视行业最大的竖店风口。

  吸睛又吸金的让横“电子榨菜”

  刚刚“入坑”微短剧不到一个月的王慧,已经在短剧平台上充值300多元了。店变的微短剧今年49岁的正向质量王慧是一名会计,在她以前的流量观念里,短剧“无聊还浪费时间”,可在一天晚上失眠,从抖音平台刷到一条短剧视频后,便改变了看法。“太上头了”,王慧告诉记者,现在她看的剧主要是“情感”和“复仇”主题的,“虽然很多短剧表演浮夸,有时候我也能猜到剧情的走向,但还是会控制不住往下看,看完一部剧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。”

  起初,为防止自己上瘾,王慧只单集单集地购买,但没看多少就又让充钱,不知不觉几百元钱就花了出去。

  记者在短剧平台上看到,为吸引观众充值,很多短剧前十几集是免费的,而后才开始收费。有时候即便充值了会员,有些特别的剧集还需要单独购买。

  王慧的女儿告诉记者:“短剧已经剥夺了妈妈的睡眠时间和金钱。”

  很多人和王慧一样,刷短剧是从刷短视频平台开始的。《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(2023)》显示,微短剧受众规模大,最近半年内,50.4%的短视频用户看过三分钟以内的微短剧、微综艺、泡面番(长度在3~5分钟的动画短片)。

  短剧为何如此出圈?微短剧制作人天宇认为,对于受众而言,“短平快爽”是受众喜欢看短剧的因素之一,“短剧出现的3年多时间里,观众开始出现了审美疲劳,强调‘爽点’的男频内容减少,而强调情感的女频始终占据一定市场。”

  专业机构进场制作微短剧

  艺恩数据显示,仅2023年,就上线微短剧1400多部,连续两年同比增速超过50%;全年微短剧备案量约3000部,数量蔚为可观。

  “用业内话来说,横店已经变成‘竖店’了,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正在竖屏拍摄短剧的剧组。”刚刚结束一部微短剧拍摄工作的冯白告诉记者,现在在各大影视基地,短剧剧组一个接一个地入驻。

  冯白是一名在校研究生,兼职参与微短剧制作已经3年,主要负责剧组统筹。“每部剧从筹备开始到拍摄结束大概有一个多月的时间。拍摄的时候,每天的工作节奏是早7点到晚9点,这和很多短剧剧组比起来已经算低强度了。”

  冯白告诉记者,短剧的“短平快”更体现在短剧制作上。短剧拍摄虽整体制作流程与电影、电视剧别无二致,但它投入低,制作周期短、资金回报更快,剧组在人员、规模等方面也都尽可能压低成本。许多短剧编剧为了省钱,会选择在校生兼职编剧。有时候剧组缺演员了,冯白还得上场充当“路人甲”。

  主演过《哎呀!皇后娘娘来打工》等爆款短剧的演员徐艺真此前曾表示,以前拍短剧可能不太需要场景,就在路边、街边拍,剧本围读也只有男女主角参与,而现在,随着观众审美升级,场景、道具、服装等都在进步,每次开拍前,演员们都会参与到剧本讨论中,提出一些想法,让人物更饱满。

  “经过几年的发展,明显感受到,短剧的制作从原先的野蛮生长向着专业化、精品化的方向发展。”从制作角度看短剧的发展,冯白对短剧的未来抱有十足的信心。

  目前,包括华谊兄弟、柠萌影视在内的大批专业影视机构正在进入微短剧市场,加大微短剧投入。抖音也宣布将携手20余家媒体共同打造精品短剧。

  3月29日,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、正午阳光、腾讯视频共同发起的微短剧创作者支持计划——“寻光创投计划”宣布正式启动。三方将在题材策划、创作指导、制作拍摄、播出运营、宣推推优等全链条上提供支持帮助,为广大创作者搭建一个多元、开放的创作空间。

 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在接受《工人日报》采访时表示,专业影视机构进场做微短剧,不是简单“分蛋糕”,而是共同做大微短剧市场。专业影视机构能为行业带来更多资源和专业化运作经验,这既能提升微短剧的整体品质,又能进一步延长影视IP的生命周期。如电影《消失的她》《孤注一掷》都推出了衍生微短剧,不仅增强了观众黏性,还延长了IP的生命周期。

  从高流量向高质量转变

  伴随着微短剧行业一路“高歌猛进”,质量良莠不齐、盗版情况严重、诱导消费等问题也日渐暴露。3月21日,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通报称,网络微短剧《老师不要跑》存在剧情低俗,台词、画面、情节涉及严重软色情等违规情况。此前,短剧《黑莲花上位手册》等剧因渲染极端复仇、以暴制暴的不良价值观而被下架。

  “微短剧既是行业的风口,也对于公众有重要的影响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,微短剧未来可期,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正向激励。应当珍惜微短剧的发展活力,珍惜它的发展环境和机遇,共同保护创造空间和想象力的空间,推动整体行业取得更大的发展。

  据了解,2022年底,广电总局发布《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》,推动网络微短剧传播秩序持续规范、内容质量稳步提升。2023年11月,广电总局宣布多措并举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,包括加快制定《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》,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“小程序”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。

  “微短剧行业想要长久发展,要走出投机的误区,不要被商业利益过度绑架,尽快摆脱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”,孙佳山认为,微短剧的高质量发展,不能仅靠外部监管,行业自律非常重要。

  监管之外,相关部门也出台多项举措,推动微短剧提质提量。

  “微短剧已经不是蓝海,而是非常红的红海。”快手文娱业务部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直言,2024年,微短剧行业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,市场也将更加规范。

  工人日报—中工网记者 曹玥 王羡茹 工人日报—中工网实习生 梁予晨

(责任编辑:娱乐)

推荐文章
  • 裁员30%,又一巨头扛不住了?

    裁员30%,又一巨头扛不住了? 月初,卤味巨头周黑鸭一则人事变动,引发业内关注,职业经理人张宇晨辞任,创始人周富裕回归一把手,没想到月底又对员工动刀,要裁员!随后官方回应证实系谣言!裁员20%—30%,要拯救周黑鸭?据多方媒体报道, ...[详细]
  • 硕果累累“丰”景美 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“新引擎”

    硕果累累“丰”景美 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“新引擎”   央视网消息:眼下,四川绵阳的柑橘、广西百色的百香果正在收获,果园里弥漫着果实的香气和丰收的喜悦。  走进四川绵阳安州区花荄镇九合村的万亩柑橘现代农业园区,放眼望去,山坡被橙黄色点缀,一颗颗柑橘挂满 ...[详细]
  • 河北邢台任泽区:畅通新渠道 用心解难题

    河北邢台任泽区:畅通新渠道 用心解难题   本报石家庄11月9日电记者史自强)“没想到动动手指,就能化解咱的烦心事、操心事,还有专人指导,真是方便、快捷、管用!”近日,在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群众工作中心,记者看到,当地居民在工作人员帮助下,通 ...[详细]
  • “双11”成绩单彰显消费市场活力与升级趋势

    “双11”成绩单彰显消费市场活力与升级趋势   人民财评:“双11”成绩单彰显消费市场活力与升级趋势  日前,2023年“双11”正式收官。今年几家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并未公布总交易量,但根据各自平台相关的中小微电商“双11”战绩和来自其他电商平台 ...[详细]
  • 防城港小区保安砍死俩业主后续:被害人是夫妻,知情人曝行凶动机

    防城港小区保安砍死俩业主后续:被害人是夫妻,知情人曝行凶动机 与人为善,与己为善,有时候放过别人,也是放过自己。6月28日,广西防城港一小区内发生一起惨案:保安与业主发生口角,业主追进保安室将保安打晕,保安清醒后,持刀将两位业主活活砍死。从网传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 ...[详细]
  • 山里来的大三学生设计“黄连炕”机器获国赛大奖

    山里来的大三学生设计“黄连炕”机器获国赛大奖   解放农民父亲干“苦活”的双手  山里来的大三学生设计“黄连炕”机器获国赛大奖  □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杨美琳  “山里的娃儿走出去不容易,希望娃儿的作品能帮助到村里更多的人!”近日,恩施土 ...[详细]
  • 扎根科研一线 他们加快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研发步伐

    扎根科研一线 他们加快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研发步伐   南京紫金山实验室的博士后张教和他的团队,创造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太赫兹频段实时通信速率,加快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研发步伐。  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,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博士 ...[详细]
  •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周年

  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周年 202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10年来调水入山东61.4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人2019年以来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冀津调水5.87亿立方米从江都水利枢纽起步用世界 ...[详细]
  • 6月28日!黄一鸣爆出和王校长聊天记录,看来王校长是打算白玩呀

    6月28日!黄一鸣爆出和王校长聊天记录,看来王校长是打算白玩呀 6月28日!黄一鸣爆出和王校长聊天记录,看来王校长是打算白玩呀!在6月28日这天的凌晨,黄一鸣再次一鸣惊人,不过这次她不是视频讲述的影视,而是直接发布了一张和王思聪的聊天截图。虽然就一张截图,可是信息 ...[详细]
  • 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在东莞启动

    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在东莞启动   聚焦三大方向开展关键技术研发,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  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在东莞启动  南方日报讯 (记者/陈启亮通讯员/张玮)11月19日至20日,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2023年极 ...[详细]
热点阅读